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心主办“小农•农户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13-05-22  点击:

 倡导实证基础上的小农理论 破解中国现代化的农民问题

中心主办“小农·农户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会议合影修正_副本.jpg

 

     小农·农户与中国现代化学术会议0003_副本.jpg     

 

小农·农户与中国现代化学术会议0004_副本.jpg

 

小农·农户与中国现代化学术会议0005_副本.jpg

51720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西省现代中国研究学会、《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社、《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共同主办,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承办的“小农·农户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大楼105会议室召开。清华大学秦晖、华中师大徐勇、中国社科院武力、董志凯、党国英、南昌工程学院刘谟炎等“三农”问题专家29人参加,我校专家、研究生等50余人与会。江西卫视、江西日报、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参与报道。

研讨会遵循小型化、专题化、对话式的创新办会模式。蒋金法副校长致简短的欢迎辞,温锐教授作主旨演讲后,研讨会分“小农理论的重新检讨”、“近百年改造小农的理论、实践与国际比较”、“当前影响中国农户经济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及破解之策”三个专题展开。分别由同济大学李占才、中国社科院郑有贵、陈劲松、清华大学龙登高、浙江师大王景新、中南财大翟商、文化部占善钦、江西财大曹国新等担任专题主持。各专题严格按照问题导向发言10分钟、问题回应发言6分钟、自由讨论发言5分钟以内的时间要求,展开层层深入的对话讨论和理性激烈的学术批评。

研讨会认为,小农·农户与国家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核心命题。对农户经济理论、改造小农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的互构关系的研究应更注重实证,更关心相关理论、实践及其影响是怎样发生的,主张用全社会和现代化的眼光看农户经济和小农发展,强调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内生动力。各学术流派都应视线下移,倡导更为具体、多样和规范的研究。从小农·农户经济对国家现代化的贡献、国家现代化对小农·农户经济的要求、小农·农户自身的现代化等方面破解症结,进一步推进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

(文: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