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殿堂
高校海外交流 “鸡肋”还是“香饽饽”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10-10-09  点击:
高校游学海外交流 “鸡肋”还是“香饽饽”
作者:樊丽萍 来源:文汇报

  中外办学、国际项目合作、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兄弟院校交流、暑期学校项目……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重点院校开始致力于“送学生走出国门去学习”,甚至把学生海外交流比例作为办学国际化的一个目标,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然而,对学生来说,却有喜有忧:竞争的难度减弱了,但甄别哪些是“鸡肋”哪些是“香饽饽”的难度却大大提高。
    
上海某高校的工程学院,设有一个中德合作项目。按照“3+1”的培养计划,大四一年,中德班的学生将赴德国一工科大学学习,只要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就可以被授予中、德两校颁发的双学位。

   然而,学院通知有志于参加中德班的学生报名,200多位新生,最后拿报名表的只有25个。“可能是收费有点高吧,留德一年需要10万元人民币自理费用,对学生的家境有一些要求。”负责中德班招生的张老师告诉记者。  
    然而面试当天,25个报名学生中只去了9人。“竞争不存在了,选拔变成了资格审核。”一位同学说,中德班的学习压力太大,不一定能在德国拿到学分,中德班“性价比”不高。“同样是自费,出国机会有的是,不如找个更好的机会。”
    
       尽管留德班遇冷,但是张老师仍然认为,学生的“理性选择”值得鼓励,因为大学里的海外交流项目已经出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势头。
    
    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致力于扩大学生海外交流人数,不少名校甚至定下“硬指标”。如清华大学到2011年将实现30%的本科生(即每年1000名左右)具有海外经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率先实现本科生100%出国交流的目标;而沪上的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高校,也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实现25%至30%的本科生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目标。
    
    在学生眼里单一的“海外交流”机会,在学校和院系层面其实有诸多层次划分。有的是正规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成之后授予学位;有的则是国内学校和国外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项目,以及学院合作项目,属于学术交流和游学项目。在收费上,也有公费和自费的区分。
    
    留洋机会不少,是不是每一个都值得去?多年负责国际交流项目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一些游学项目对于家境小康的学生来说尚属锦上添花,“即使学不到知识,也能开阔眼界,感受异国文化,学习和外国学生相处。”但对于家庭贫困,指望靠留洋增加就业或者升学砝码的学生来说,盲目参加自费中外办学或者游学项目,可能就会面临“举债留学,一无所获”。
    
    谈及眼下的合作办学项目和游学项目,一位刚从欧洲访学回来的大学教授直言:“学生应该精明一点,懂得分辨。”在他看来,尽管不少合作办学属于正规办学,但文凭的含金量值得商榷。“花十几万去买一个国外二流甚至三流大学的学位文凭,然后和国内一流高校的学位组成一个双学位文凭,值得么?”
    
    放弃去德国学习拿双学位的机会,小雪并不感到可惜。“听一位师兄说,到了本科三年级,学院可能会有一些公费到海外交流的短期项目。”小雪坦言,听说有“性价比”更高的海外交流项目,正是她放弃加入学院留德班的关键原因。
    
   



 
 
 
 
 
 

上条新闻:大师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