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沉浮
中国经济两千年兴衰变迁史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10-11-25  点击:

――《小农经济、惯性治理及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推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18日第八版经济学

 赵红军的新作《小农经济、惯性治理及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系统地研究中国自秦汉以后政府治理模式与中国经济长期变迁因果及互动关系,全书约30余万字,已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为导论、半个世纪以来有关李约瑟之谜的争论与评述、农民家庭行为:考察中国历史上经济谜题的逻辑起点;小农经济与中国式政府治理模式的形成及其惯性;中国式政府治理模式在各朝的动态变迁;11世纪后中国内部条件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冲击;15、16世纪后西欧崛起及其对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挑战;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及其经济长期变迁的经验证据;改革开放:中国历史上政府治理模式的一次伟大变迁;一个当代的政策审视:新农村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等11章内容。

    该书从中国地理生态基础的制度惯性角度着手,建构了一个小农经济―惯性治理―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细致地解读了过去两千年间中国政府治理、中国经济长期兴衰变迁之间的因果与动态调整关系。

    该书的中心论点是,中国之所以自秦汉以来长期稳定在农本经济的老路上,之所以在两宋、明、清曾一度出现了走上现代增长道路的可能,但最终仍然难以自发地转轨到以工商为主的现代经济增长道路上,其中的原因并不是作为这个经济体主要经济单元的小农家庭不愿意这样做,也不是当时当政的皇帝、官僚阶层、知识分子知识水准不够,而是在一系列源自于自然、地理基础之上的传统政府治理模式下,作为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各方都选择了一种模仿式的、保守性的惯性思维和对策,这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中国均衡”。在其中,小农的经济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他们的诉求在政治上得到了体现,儒士只有与官府相结合才有出路,商人的经济利益被边缘化,官商勾结只是他们可供选择的唯一出路,新的思想和构思难以崭露头角。于是,中国历经多朝更迭,仍然基本稳定在农本经济的老路上,难以顺利迈上工商经济的发展大道。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在过去两千年的兴衰变迁,中国在1500年后难以迈上现代增长道路的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从农村开始,中国奇迹何以诞生乃至未来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等都具有逻辑自洽的分析和解释力。(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上条新闻:麦田基金会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