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响国际化的春天
  • 时间:2005-07-07信息来源:江西财大报字体:[ ]点击:

  •     作为外事处处长、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国际学院院长的他,本身就带有太多国际化的色彩:曾荣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两次出国进修,五次到中国人大等著名高校学习,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一名地道的“网虫”;而作为全省优秀教师、江财“教学十佳”的他,谈吐中闪烁的字眼诸如“把国际学院这块实验田做优做强”、“一个铜板变为两个铜板用”、“让校园里的黄头发蓝眼睛多起来”等等,就足以让你回味无穷——他,有着浓密整齐的胡须,语调抑扬顿挫,思想活跃深邃,有个性、创新,坚持原则并充满激-情——他就是我校博导蒋金法教授,而由他来向我们诠释江财的国际化办学是再恰当不过了。


    春天的脚步

        走进蒋院长的办公室,除了琳琅满目的英文书籍,你会不经意间翻到许多珍贵的照片,这些照片反映了我校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美国雪兰渡大学文化交流往来的片断——这是些再普通不过的照片,但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它给沉寂的江西高校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江财已向国际化办学向前迈出了第一步,一个校际间国际化学术交流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也是当时江西省高校中最早的开放举措。这种合作从文化交流往来开始,如今已向纵深发展,不但有教师学生的学术交流活动,更有我校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的合作培养MBA项目及我校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芬兰奥卢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商学院、英国中兰开夏大学、伦敦城市大学等的合作培养本科生项目。

        目前,中美合作培养MBA项目已成功举办五届,中澳班已成功举办三届,培养MBA研究生2039名。现担任恒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钟平以在江财学习MBA结下的同窗友谊为纽带,团结8位MBA学员共同创业,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集体企业改造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公司。对此,他深有感慨地说:“江西财大MBA项目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机会,让我们将最前沿的理论与实际紧密衔接,闯出事业新天地!”而在中外合作培养本科生项目中,我校已经先后选派260名学生出国深造,近4年来合作培养学生160多名,其中绝大多数毕业后奔赴上海、深圳等地的跨国公司、国际著名会计事务所,还有10多位被分配单位选送到驻国外办事公司工作。日前,我校已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3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泛的合作交流扩大了我校在海外的影响,近三年来先后有40多位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芬兰奥卢大学、荷兰商学院和韩国的留学生怀着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景仰之情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在江财开始了他们的留学生涯。仅今年上半年我校就收到12位要求来江财留学的申请。

        高校要从相对封闭向相对开放转型,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至关重要。2003年以来,我校共接待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荷兰、德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57批108人次。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2003年2月21日,应我校邀请,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与罗宾·卫夫妇来我校访问。帕金现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曾两度担任加拿大经济学会会长,为《美国经济评论》、《货币经济学杂志》等世界一流学术刊物的评委,在国际重大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为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江财先后举行了多场专题学术报告,为江财师生带来了一道美味的学术盛宴。在江财人的记忆里,学术交流中心的讲坛上曾活跃着一批这样的人物:原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市市长,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市长的阿德来德大学教授黄国鑫、台湾实践大学校长谢孟雄、澳大利亚驻上海教育领事Cathryn  Hllavka、芬兰驻沪领事杜汉龙、英国中兰开夏大学商学院院长David hamlin、德国柏林财经学院雷格教授等等。是他们,给江财人带来了国际学术前沿的春天!

        “请进来,走出去”,近两年来我校选派教师外出访问讲学和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达40批102人次。学校还选派优秀老师出国进修,每年有10多位老师获得这样的深造机会,目前已有40多人从国外学成归来,致力于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春天的旋律

        曾赴奥地利留学的张广乐同学在他的一篇名为《赴奥留学有感》的文章中这样述说自己的留学感言:“镀金”是表面的,肤浅的,甚至是庸俗的,而学识和涵养则是内在的,高层的,无价的。在国外的学习,我切身体会到母校在这个融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层面于一体的合作交流中,使我们能够踏踏实实地学到真本领,拓宽知识面,使自己在学术修养、语言水平、道德情操等方面得到提高。”张广乐在奥留学期间,恰逢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率团访奥,在奥国外交部举办的一个大型的中奥友好合作论坛上,他应两校交换项目协调人Kasper教授的邀请就维也纳经济大学与我校的留学交换项目发表讲演,其清晰的思路、流利的表达给与会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论坛中场休息时,有一位已年近七旬的奥国外交官主动与他亲切攀谈起来,这位老人曾任奥地利驻纽约总领事。在交谈中,当他得知张广乐才19岁时,诧异地睁大了眼睛,紧紧地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我在奥地利外交部工作将近40年了,这次是我第一次看见像你这样年轻的人在这外交部的讲台上作了一次这么好的讲演。中国人,了不起!”5月28日适逢中奥正式建交3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大使馆设宴款待奥国政要及所有致力于中奥友好的各界人士,张广乐同学应使馆教育处之邀赴宴。席间,卢大使与他亲切地交谈,大使感慨地说:“现在祖国是强大了,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大大地改善,出国深造的机会也增多了,与我们那时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同时卢大使还对我校组织的赴奥交换学生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江西财经大学校领导开展此交换项目是高瞻远瞩,有战略性眼光的。

        作为长期与学生打交道的国际学院团总支书记张雷对记者这样评价他的学生:“每次与赴奥留学的同学通电话,你都能感到他的进步和成长。虽然在外学习的压力很大,但学校提供的平台使江财学生走上了国际舞台,接收了国际著名大学的教学,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最便捷的通道。”张老师向记者如数家珍地说起了那些引以为傲的国际学院的学生们:02国会的张克一因成绩优秀被留在芬兰奥卢大学继续读研,02国金的张鸿儒04年被录取为英国卡迪夫大学硕士,还有01会计的郝玉华被导师推荐进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深造,而该大学会计专业的办学水平在美国名列前茅。

        随着我国对跨国财经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内高校要进入一流高校行列,国际化办学是必由之路。2002年,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创举!该学院首设国际会计国际贸易(04级改国际商务)、国际金融三个专业,首届毕业生150人,现有学生644人。国际学院的成立,是我校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其培养目标是为江财的第二次创业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使越来越多的江财学子走向国际竞争的舞台。

        国际学院在教学上引进国际通用的课程设置,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内容尽可能满足国际化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采用双语教学。在师资上以外籍教师或专家和国内优秀双语教师为主。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上进行集中统一。

        国际学院学生在校本科专业的学习期间,采用3+1、2+2等形式的中外合作培养模式,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获得中外高校毕业资格,优秀本科毕业生还将被选拔前往国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国际学院成立三年多来,已得到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师生家长的普遍认同,成效显著。学生在英语学习与运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分别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达97%和80%;相当部分学生在雅思考试中取得7.0的优异成绩;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在国际学院三周岁生日来临之际,该院团总支被评为“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在林林总总的社团活动中,该院学生自行全英文演示的各专业领域内的世界知名机构模拟,诺贝尔奖的学术成果讲演,自编音乐剧及“外教志愿服务队”等都有力地证明国际学院学生已具备与国际接轨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英语水平。

        一流的教学必需有一流的师资作保证,将最优秀的师资配备给国际学院是我校的一贯宗旨。王小平、蒋经法、吕江林、许统生、胡援成、张蕊这些在全省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教授博导不仅教给国际学院学生最前沿的经济理论与实务,并且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在采访中,蒋院长的学生告诉记者,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经受了不小的考验,有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听课十分吃力,下课以后要拼命补习才能保证不掉队,于是每次下课以后,蒋老师的周围都围满了需要解答问题的学生。蒋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甚至嘴巴干竭延误了吃饭时间。而蒋院长却对记者说:“每次看到学生们茅塞顿开时的兴奋,所有的辛苦都在我的心中化为甘甜,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这是何等愉悦的精神慰藉啊!”

        深受国际学院学生欢迎的教师中有这样一位,他来自维也纳经济大学,他曾经是当时欧洲最年轻的博士,他的名字叫艾格,他主讲的课程是《财务报表分析》,他因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杰出贡献获得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庐山奖”。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教授石劲,在他的《公司金融》课堂里,经常是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国际学院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可以享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便利,因为可以实现“不出国门留学”的梦想!


    春天的畅想

        2004年12月22日,一份建议学校大力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的报告递交到了校党政一把手的桌子上,这份由外事处处长蒋金法、国际学院副院长王耀德撰写的报告向学校提出了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教师、学术队伍的问题。报告建议:“由学校派出留学为主,转向积极主动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为主,建议对申报成功者保留博士学位津贴,享受委托培养博士生的生活津贴”以进一步提升我校国际学院现有的教学质量和双语教学水平,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在国际大学的讲台上和研究领域展示自己的竞争能力。

        事隔三个月后的3月18日,廖进球校长在全校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国际化建设上狠下功夫,实现办理念由相对封闭向更加开放转变。

        “把学校二次创业的生命建立在国际化上,我觉得这样说一点也不为之过。要做到办学的国际化,首先要让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校学科建设、各学院工作重心都应努力放在国际化上,让我们的教学与国际接轨,才能使我校跻身全国先进高校行列。”蒋院长沉思良久后说,“学生交流的国际化是国际化的主旋律,而培养一支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教师学术队伍才是国际化的本质。”

        “在未来五年内,我们要力争出国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2%,力争留学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让校园里的黄头发蓝眼睛多起来。”满腹经纶的蒋教授在谈到国际化的未来时双眸里充满了春天的憧憬。


    (来源:江西财大报   作者:学通社记者 胡文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